新闻详情
.jpg)
卫健委发文:2025年北京晋升副高需参加传染病防治考核
内容解读
7月9日,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《关于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2025年度北京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申报的时间节点、评审条件及业绩成果要求,并提出多项政策新变化。
7月9日,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《关于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2025年度北京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申报的时间节点、评审条件及业绩成果要求,并提出多项政策新变化。
亮点一:破除“唯论文”,临床质量成核心指标 《通知》提出,将临床工作质量作为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评价维度,引导医生回归临床一线,淡化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做法。
亮点二:基层“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” 北京将继续实施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“定向评价”,主要面向区以下卫生机构。该职称限定在本区内有效,并实行单独评审、总量控制和比例单列,同时向乡镇卫生院倾斜,激励基层医务人员扎根一线服务。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30年且中级职称取得满10年的人员,将重点考核职业道德、考核结果、群众认可度等指标。
亮点三:传染病防治知识考核纳入晋升门槛 通知明确,首都范围内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系统学习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,每年累计学习不少于20个学时。更重要的是,该内容将继续纳入高级职称答辩评议环节,成为晋升副高级职称和职务聘任的“硬性门槛”。
医路达研判,未来高级职称评审或呈现以下趋势:
1、全面强化临床导向 评审将持续弱化论文、科研单一指标,更重视医疗质量、诊疗技术与患者认可度,倒逼医务人员提升临床实际能力。
2、继续教育与公共卫生知识成常态考核 除传染病防治外,未来或延伸至慢病管理、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能力考核,评审要求更“宽口径”,但更看重“实战性”。
3、基层倾斜加速 “定向评价”将逐步推广至更多区县和专业,基层医疗服务年限、贡献度权重将继续加大,为长期坚守基层的医务人员打开晋升通道。
4、数据化与透明化评审 预计未来北京及全国评审将更多使用医院病案首页、手术台账等数据直采方式,减少人为操作空间,强化公平公正。
医路达提醒,2025年及之后准备申报副高职称的医护人员,应及早关注政策细节,提前布局临床业绩与继续教育学分,避免临近申报才仓促准备。医路达也将持续跟进评审新政,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解读与实操指导
业内人士指出,此举是疫情后公共卫生体系强化的延续,对申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医路达建议,北京地区准备申报副高职称的医护人员,应尽早规划临床业绩与继续教育学习,同时关注基层“定向评价”政策,精准选择申报路径。